二毛

编辑

子木

近几年来,年代剧拥有很不错的市场,《人世间》《山海情》《平凡的世界》就是很好的例子。最近又有一部年代剧开播——《人生之路》。

这部电视剧部分改编自路遥的经典小说《人生》。因为内容上的争议和“魔改”,该剧在统一的对外宣传口径上,将“改编”变成了“部分改编”。

年,作家路遥发表了中篇小说《人生》,这部聚焦农村知识青年人生追求与曲折经历的作品,迅速引发了那个年代人们的共鸣与讨论。

如果说,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展现了西北农村变迁的历程,写的是家族化史诗;那么,他的《人生》写的则是青葱岁月少年转角的“紧要几步”。

路遥将许多同辈人的挣扎与徘徊都倾注在笔尖,陪伴一代代读者走过无数个人生重要抉择的关口。一段时间里,它被无数读者誉为“人生答案之书”。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柳青《创业史》中的这句话,被路遥引述在《人生》扉页上,在很长时间里影响着年轻人的人生观,也成为几代年轻人对机会来临时所产生的普遍认知。

《人生之路》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为背景,讲述了生活在陕北高家村的青年高加林为改变命运,努力奋发图强,历经世事变迁和命运接二连三的考验后,在时代的浪潮中谱写平凡人不平凡人生的故事。

电视剧在原著故事的基础上,结合时代语境,将这代青年人面临的困境增加了更多元的选择与答案,延展了原著故事的维度,给予剧中角色新的可能性。

高加林(陈晓饰)是个有理想、有文化的农村青年,学校的知识丰富了他的精神生活,走出贫穷山村是他炽热的向往,可他接连遭遇高考失利、丢失工作……

父亲“人都要认命”的劝说回响在耳边,但高加林并不甘心,只要抓住机遇就奋力向前,有着哪怕被埋在黄土里也有奋力生长出来的生命之力。

被命运捉弄、困囿于农村的高加林是影响过几代青年的文学形象,路遥写高加林经历的人生道路上的坎坷挫折,其实写的是每个人物在命运里的抉择与无奈。

每个人都有自己对高加林的理解,当个人理想遭遇与现实的冲突,与爱情的矛盾,当欲望密布的人生最终要如何突围,这既是高加林的难题,也一代又一代的“高加林们”的难题。

原著《人生》中,讲的是高加林想要挣脱黄土地却求而不得的人生,看上去是对感情的选择,实际上则是对“扎根”还是“向上爬”的抉择,最终的结局呈现了一种宿命般的悲哀。

他放弃刘巧珍的“负心”背后,是被命运数次蹉跎后的不甘和妥协,更是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多变。

而《人生之路》中,改写了高加林的结局,把他重归黄土地,改成去大上海拼搏,虽然削弱了原著小说的悲剧力量,但依然在保留小说内核的基础上做了时代的延展。

不仅仅是高加林,巧珍也来到了上海,虽然我们并不清楚故事后半段会如何发展,但从预告片中我们不难看出,她坚定自信的目光,显然已经勇敢地走出自己的路。

时至今日,高加林的故事仍然能够给很多处在迷茫中的年轻人以安慰和力量。毕竟,人生的难题,不会消亡,只是换了不同的方式存在。

总导演阎建钢表示,“《人生之路》已经远远超越了原本时空的界定,一直把故事空间延展到了今天,我觉得这是富有创造性的一个改变,它会让《人生》这部小说与今天的观众更加接近,小说本身也有了一个当代的表达。”

剧名《人生之路》是出路、也是前路,预示着一代青年人将随时代大潮,冲开困境,去往人生新“路”。

《人生之路》开播之后,口碑呈现两极分化。负面评价最大的,是对20世纪90年代的刻画失真,毫无年代感,淡化历史的沉重和命运的沉重。

尤其是第一集开头,高加林和高双星骑着自行车在山路上狂奔,这种“跑酷”式的开场让人觉得匪夷所思。要知道,当时的自行车本来就稀罕,属于贵重财产,不可能如此糟蹋。

同为年代剧,《山海情》就显得更加真实接地气。得福回到涌泉村,因为担心把自行车骑坏碰坏,遇到不平的地方,宁愿走路推着车走。

自行车赛车就已经很悬浮了,巧珍开着拖拉机在后面追赶,也让人感到匪夷所思。毕竟当时拖拉机基本都属于公有财产,如此宝贝的生产机器,断然不会让个小姑娘如此儿戏。

最接近《人生》原著的,是年吴天明导演的同名电影,最重要的是,这部电影是由路遥亲自执笔改编的。

影片中,周里京出演高加林,吴玉芳出演刘巧珍,两人演活了这两个经典的角色。这部电影也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一,至今口碑分都高达8.4。

当时,这部电影是最受观众欢迎的影片之一,还荣获了年第八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和最佳女演员奖。

最重要的是,拍摄于那个时代的电影《人生》根本不用去“还原”,时代背景很真实,人物状态很真实,山川地貌很真实,角色的喜怒哀乐也很真实。

如果抛开年代上的真实感,高加林在一次次抉择中经历的命运无常才是原著的灵魂所在。我们能够从中看到人性的弱点,看到时代的局限,更看到在那个时代里所有人的苦难。

正如路遥在小说中写的那样,“命运总是不如人愿。但往往是在无数的痛苦中,在重重的矛盾和艰辛中,才使人成熟起来。”

《人生之路》通过对原著的故事肌理和时空纵深加以延展,能够让观众产生时代共振,并在碰撞中焕发出新的时代价值,可以说这部剧是“一曲个人命运与时代洪流的澎湃交响”。

在《人生》的原著中,高加林的结局是回到了农村再次当了农民,而且最后一章副标题写下了“并非结局”四字,因为高加林的人生道路并没有在小说结束时结束。

很多人希望路遥能够书写续集,但路遥表示,“《人生》的结构是完整的,小说的使命已经完成。”

这是文学作品给读者的留白,让人唏嘘、感叹之余又难免遗憾。《人生之路》在原著的基础上进行了剧情的续写和扩展,实现历史纵深与当下现实的深度融合。

高加林的故事并非是完全个体化的,而更带有普遍性社会意义,将改革开放的时代巨变与“高加林们”的命运起伏连在了一起。

面对时代的嬗变、人生的不确定性、理想与现实的落差,“高加林们”又应该如何选择、坚守与奋斗?

恰如原著里的那句话:“人生,其实无非是矛盾与选择的综合体,无关对错,仅仅在于我们能否有勇气在矛盾中作出选择并勇敢承担一切后果。”

《人生之路》并不能为困惑的青年做出决定,但新一代的观众能在高加林的人生抉择中,照见当下的困惑,找到面对人生两难困境的乐观与勇气。

对此,导演阎建钢说,电视剧《人生之路》更像是一群与路遥惺惺相惜的人,在经历了当下更加漫长的生命体验后,回望那一代的青春,交付一份走心的自我体认。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iojkm.com/zzywh/1849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