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腾教育

让考试更简单!

年护考复习大军已经开拔,护考学子们想必都准备好了吧~老师为大家整理了12大护考历年高频考点,护考生们快快背起来吧!

1、“温度”大集结

(1)保存温度

①冰冻血浆的保存环境:-30℃(使用前放在37℃的温水中融化)。

②新鲜血和库存血的保存环境:4℃。

③抗毒血清、疫苗、胎盘球蛋白、青霉素皮试液等保存环境:2~10℃。

④未开封胰岛素保存环境:4~8℃。

(2)环境温度:

①一般病室内温度:18~22℃。

②新生儿及老年人病室温度:22~24℃。

③早产儿病室温度:24~26℃。

④新生儿沐浴时,检查室温度:26~28℃。

⑤暴露疗法时,室内温度:30~32℃(相对湿度为40%)。

⑥温水擦浴、乙醇拭浴温度:32~34℃。

(3)液体温度

①鼻饲液温度:38~40℃。

②灌肠液温度:39~41℃(降温灌肠:28~32℃,中暑患者灌肠:4℃)。

③淋浴、盆浴水温:41~46℃(室温22℃以上)。

④床上擦浴水温:50~52℃(室温24℃以上)。

⑤热水坐浴:40~45℃。

⑥外科高锰酸钾热水坐浴温度:43~46℃。

⑦超声雾化吸入法,水槽温度:<50℃。

⑧热水袋水温(婴幼儿、老年人、感觉障碍、昏迷患者):<50℃。

⑨热水袋水温:60~70℃。

2、护理诊断常用的陈述方式:PES公式陈述法,又叫三部分陈述,多用于陈述现存的护理诊断。

PE公式陈述法,又叫两部分陈述,多用于“有危险的”护理诊断。P(问题)陈述法,多用于健康的护理诊断。

3、护理记录单:记录病人的健康状况和护理措施的实施情况。书写时可采用PIO格式进行记录:P:病人的健康问题;I:针对病人的健康问题所采取的护理措施;O:经过护理后的效果。

4、麻醉床目的:便于接受、护理麻醉手术后病人。保证病人安全、舒适,预防并发症,保护床上用物不被血渍或呕吐物等污染。

5、先天性心脏病

(1)室间隔缺损: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容易出现反复呼吸道、肺的感染。

(2)房间隔缺损:X线检查:“肺门舞蹈”征。

(3)动脉导管未闭

①临床表现:脉压增大(>40mmHg);周围血管征阳性,即水冲脉、毛细血管搏动和

股动脉枪击音等。

②差异性发绀:患儿呈现下半身青紫,左上肢轻度青紫,右上肢正常的现象。

(4)法洛四联症:最常见的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

①临床表现:

a、青紫:最突出的表现。

b、蹲踞现象

c、杵状指(趾)

②X线检查:“靴形心”,即心尖圆钝上翘,肺动脉段凹陷,肺野清晰。

6、呼吸衰竭

(1)分型:

①Ⅰ型呼衰:仅有PaO2下降,PaO2<60mmHg,PaCO2降低或正常。

②Ⅱ型呼衰:PaO2<60mmHg和PaCO2>50mmHg。

(2)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呼吸困难是最早和最突出的表现,发绀是严重缺氧的表

现。

(3)呼吸衰竭最主要病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4)氧疗原则:

①Ⅰ型呼衰可较高浓度(35%)氧气。

②Ⅱ型呼衰应给予低浓度(25%~29%)、低流量(1~2L/min)鼻导管持续吸氧。

③呼吸衰竭患者慎用镇静剂,以防引起呼吸抑制。

7、四人搬运法:适用于颈椎、腰椎骨折,或病情较重的病人。平车紧靠床边,大轮端靠床头,固定车闸。在病人腰、臀下铺帆布兜或中单;甲在床头,托住病人头、颈、肩部;乙站在床尾,托住病人双腿;丙和丁分别站在病床和平车两侧,紧紧抓住帆布兜或中单四角。

8、发热程度(以口腔温度为标准):

(1)低热:体温37、3~38、0℃。

(2)中等度热:体温38、1~39、0℃。

(3)高热:体温39、1~41℃。

(4)超高热:体温在41℃以上。

9、急诊护理工作的预检分诊:急诊科,应有专人负责出迎病人。预检护士要掌握急诊就诊标准,通过一问、二看、三检查、四分诊的顺序,初步判断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时分诊到各专科诊室。

10、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的护理

(1)病理: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吸烟是其重要发病因素。

(2)慢性支气管炎易导致COPD,COPD易导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3)临床表现:

①典型表现:逐渐加重的呼气性呼吸困难。

②典型体征:桶状胸,语音震颤减弱,叩诊过清音。

(4)治疗与护理

①氧疗:低流量持续给氧,1~2L/min。每天氧疗时间不少于15小时。

②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指导:用鼻吸气,用口呼气;呼与吸时间比例为2:1~3:1;

吸气时腹肌放松,腹部鼓起,呼气时腹肌收缩,腹部下陷。每日训练2次,每次10~15

分钟。

③戒烟和防治呼吸道感染对预防COPD十分重要。

11、结肠镜检查是溃疡性结肠炎诊断的最重要手段之一,可直接观察病变肠黏膜并进行活检。

12、小儿生长发育的指标

体重为营养情况的重要指标。正常新生儿出生体重为3kg,3个月时6kg,1岁时为

出生时的3倍(9kg)。

体重推算公式:

①1~6个月:体重=出生体重体重(kg)+月龄×0.7(kg)

②7~12个月:体重=6(kg)+月龄×0.25(kg)

③2~12岁:体重=8(kg)+年龄(岁)×2

提示:点击底部左下角阅读原文,即进入刷题

考试宝典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全新课程

详情咨询,请扫描下方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iojkm.com/zzysm/1469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