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健康的力量严慎精诚博爱卓行

年1月15日,新浪河南健康频道推出——“河南最牛科室”评选活动,我院呼吸内科以票高居榜首。呼吸内科凭借过硬的技术,贴心的服务和良好的口碑,被网友评为“最牛”呼吸科。自年以来,我院呼吸内科在常双喜主任的带领下,先后开展冷冻、氩气刀、支架植入、支气管球囊扩张术等支气管镜介入技术,有效治疗良性肿瘤、恶性肿瘤,以及各种原因(如炎症、结核、异物、手术等)引起的气道狭窄、阻塞等,有效帮助患者解除病痛,全科人员以真心付出和高度负责的职业精神得到了患者的认可和信赖。

“医院,我终于能正常呼吸了!”躺在病床上,59岁的患者张女士一再向医护人员表示感谢,“这个病断断续续折磨了我11年,这下终于看到希望了。”

张女士气管内长了肿瘤,导致她呼吸困难,痛苦不堪。近日,张女士来到我院求诊。我院呼吸内科联合麻醉科、胸外科、耳鼻喉科、介入科、放射科进行多学科会诊,为张女士实施了气管镜下气管肿瘤治疗术,术后张女士呼吸顺畅多了。

呼吸道内长了瘤气管只剩一条缝

11年前,家住焦作温县的张女士感觉喉咙不舒服,声音嘶哑、呼吸困难,一开始并未在意,自己买了些药吃,但是症状一直不见好转。医院检查,原来她的气管内长有良性肿瘤,使气管狭窄影响呼吸及发声,经过一段时间的药物治疗,张女士声音嘶哑、呼吸困难的情况好转。

“本来以为已经治好了,谁知道去年情况变得更严重了,除了嗓子嘶哑,还发烧、咳嗽、呼吸困难,不能平躺,头稍微低一点就感觉憋气,整夜睡不成觉。”张女士说,“每一口呼吸都很困难,像被人勒住脖子一样。”

去年9月,张女士被医院进行手术,手术将气管切开,通过放置一个气管套管来呼吸。“手术后很长一段时间都不能移动,不敢用力呼吸,有时候想咳嗽,也只能忍着,稍微咳嗽地厉害一点,痰就从气管套管处喷出来。”张女士说,“我只能整日整夜地坐着,一平躺就出不来气,那种感觉真是生不如死。”张女士无奈地说。

气管镜下介入治疗患者转危为安

今年10月,倍感无助、几乎绝望的张女士经朋友推荐,向我院院长许金生求助,许院长随即邀请张女士来到我院就诊。

经过详细检查后,张女士被诊断为复发性呼吸道乳头状瘤、上气道狭窄,气管最窄处仅为4.5mm,不足人体正常气管的1/4宽,若不及时治疗,气喘症状将会进一步加重,甚至出现呼吸衰竭,严重威胁生命。

“上次手术,妈妈的气管已经被切开,如果这次手术再次切开气管,妈妈可能要承受更大的痛苦。”张女士的女儿珊珊很是担心。

“为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我们不主张切开气管。”常双喜主任说,“上次手术导致气道黏膜慢性炎症和疤痕增生,在这个基础上再次做手术,局部增生疤痕会导致气道进一步狭窄,也会加重患者呼吸困难。”

针对张女士的病情,我院呼吸内科、胸外科、耳鼻喉科、麻醉科、介入科、放射科召开多学科会诊,各科室专家反复讨论,查阅相关资料,仔细研究手术方案,对术前、术中和术后各个环节的所有细节进行详细讨论,经再三研究、论证,最终决定为张女士实施全麻下行气管镜下介入治疗术。

11月2日上午7点半,在常双喜主任的带领下,胡继英主任、贺星华主任、董继红护士长、马瑾护士长、张鹏鹏医师、白德勇医师、王锦涛医师和李宝珠医师共同协作,成功为张女士进行气管镜下气管介入治疗手术,患者狭窄的气管得到扩张,呼吸急促情况明显缓解。

“从ICU回到病房后,妈妈的情况就好转了很多,呼吸均匀,能正常吃饭喝水,还能平躺着睡觉了。”珊珊高兴地说。

“患者目前康复情况良好,经过后续治疗,患者生活质量会得到较大提高。”常双喜主任说。

多学科协助推动镜下介入治疗发展

“在手术前,我院曾医院进行远程会诊,医院在了解了患者的情况后,以‘此类疾病诊治经验少’为由,取消了会诊。”常双喜主任说,“我们顶着巨大压力,在最短时间内确定最佳治疗方案,有效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缓解了她的呼吸困难症状。”

与其他学科内镜腔内介入治疗技术相比,经气管镜的腔内治疗具有更高的风险及难度,因而其发展一直相对缓慢,目前,国医院还相对较少。此次手术通过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患者不用开刀就能做手术,不但手术花费少,而且术后痛苦小,并发症少,有效确保患者在术后有较高的生活质量。

手术的成功不仅展示了我院多学科合作联合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的强大实力,也体现了我院多学科协作平台的力量,标志着我院呼吸内科呼吸介入治疗技术已达省内领先水平,开创我院呼吸介入治疗新篇章。

联系方式

联系-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iojkm.com/zzywh/1457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