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教材: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第2版)》

急诊检验:实验室为了配合临床危急、重症患者的诊断和抢救而实施的一种特需检验。检验者在接到“急诊检验”标本后必须快速、准确地发出报告,一般要求从接受标本开始至检验结果发出最长不得超过2h。“急诊检验”的结果无论正常还是异常都必须快速用报告单的形式报告。

危急值:某些检测结果出现了可能危及患者生命的数值。也被称为紧急(panic)或者警告(alert)值。当这种试验结果出现时,说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此时如能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患者生命可以得到挽救;否则,将可能危及患者安全及生命。

量值溯源:就是应用参考系统。即用参考测量程序或参考物质建立或验证常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临界值:划分诊断试验结果正常与异常的界值。又称阈值、分界值、鉴别值、指定值、诊断界值、截断点等。

医学决定水平(MDL/DL):临床上按照不同病情给予不同处理的指标阈值。用DL或Xc表示,用来排除或确定某一临床情况或预告将会出现某一生理变化现象。

金标准(goldstandard):当前为临床医学界公认的诊断某种疾病最可靠的诊断方法,可通过活检、尸检、外科手术、随访等所作出的决定性诊断,又称确诊试验。比如:诊断肿瘤的金标准一般是病理学检查,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是冠状动脉造影,诊断肾炎的金标准是肾活检等

1、灵敏度(Sen):又称敏感性、真阳性率(TPR)。是指在患病者中,应用该诊断试验检查得到阳性结果的百分比。反映诊断试验正确地识别患病者的能力,该值愈大愈好。

2、特异度(Spe):又称特异性、真阴性率(TNR)。是指在非某病者中,应用该试验获得阴性结果的百分比。反映诊断试验正确地鉴别非患者的能力,该值愈大愈好。

1、漏诊率(β),又称假阴性率(FNR),反映将患者诊断错误的概率,该值愈小愈好。与灵敏度互补的指标,漏诊率(β)=1-Sen

2、误诊率(α),又称假阳性率(FPR),反映将非患者诊断错误的概率,该值愈小愈好。与特异度互补的指标,误诊率(α)=1-Spe

1、阳性预测值(患病的试验后可能性,PPV或+PV):在诊断试验结果为阳性的人数中,真正患病者所占的百分率,即试验结果阳性者属于真病例的概率。

2、阴性预测值(NPV或-PV):在诊断试验结果为阴性的人中,非患病者所占的百分率,即试验结果阴性者属于非病例的概率。也叫非患病的试验后可能性。

1、阳性似然比,+LR或LR(+):用诊断试验检测患病人群的阳性率与非患病人群的阳性率之间的比值,即真阳性率与假阳性率之比。可用以描述诊断试验阳性时,患病与不患病的机会比。

2、阴性似然比,-LR或LR(-):用诊断试验检测患病人群中的阴性率与非患病人群的阴性率之间的比值,即假阴性率与真阴性率之比。可用以描述诊断试验阴性时,患病与不患病的机会比。

ROC曲线:以灵敏度为纵坐标、(1-特异度)为横坐标,将相对应的各临界值连接起来的折线图,称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简称受试者工作曲线。

IU:即国际单位,在特定的条件下,每分钟转化1μmol底物的酶量为一个国际单位。

1、血浆特异酶:为血浆蛋白的固有成分,在血浆中发挥特定的催化作用。多数由肝脏合成并以酶原形式分泌入血,在一定条件下被激活,从而引起相应的生理或病理变化。出凝血有关的酶或酶原、胆碱酯酶、铜氧化酶及脂蛋白脂肪酶等。

2、非血浆特异酶:在生理情况下,当细胞更新时释放入血液,在血浆中含量很低,也无特殊生理功能的酶。根据来源分为:

①外分泌酶:由外分泌腺合成并分泌进入血浆的酶,包括胰淀粉酶、胰脂肪酶、前列腺酸性磷酸酶等。血液中的含量与相应分泌腺的功能及疾病有关。

②细胞内酶:存在于细胞内进行物质代谢的酶,随着细胞的不断更新或破坏可少量释入血液。当其大量出现于血清中时,提示酶的来源组织细胞受损,最常用于临床诊断。

米氏方程:

底物浓度[S],最大反应速度(V或Vmax),米氏常数(Km)

1、一级反应:当[S]Km时,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S]成正比,呈一级反应。

V=Vmax[S]/Km=K[S],是用工具酶来测定各种代谢物浓度的方法学基础。

2、零级反应:当[S]Km时,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S]无关,V=Vmax=K[E],称为零级反应,反应速率与酶浓度[E]成正比。酶学测定时一般底物浓度可选择为Km的10~20倍。

1、固定时间法:将酶与底物在特定条件(缓冲液、温度等)下孵育,经过一定时间后,用终止液终止反应,通过化学或生物化学的方法测出底物或产物的总变化量,除以时间即可计算出底物消耗速度(-d[S]/min)或产物生成速度(d[P]/min),将速度换算为μmol/min便是以国际单位表示的酶活性。

2、连续监测法:将酶与底物在特定条件(缓冲液、温度等)下孵育,每隔一定时间(2s~60s)连续测定酶促反应过程中某一底物或产物的特征信号的变化,从而计算出每分钟的信号变化速率,求出酶活性浓度。

1、回收:分析方法正确测定加入常规分析样品中的纯分析物的能力。

2、回收率:

Tt:分析样品的测定结果Tb:基础样品的测定结果Tt–Tb:回收量C:分析样品中加入的纯分析物的浓度(加入后浓度)

1、量值:样品或标准物测量值(value)的简称。

2、溯源性(traceability):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比较链,使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量值)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通常是与国家或国际测量标准)相联系起来的特性。

①标准物质量值溯源:在实际测量中,使用不同等级的标准物质,按照由低到高,逐渐进行量值的追溯,直到国际单位的过程。

②标准物质量值传递:从国际基本单位用不同等级的标准物质由高到低进行量值传递,最终到实际测量现场的过程。

检测系统:完成一个检验项目的测定所涉及的仪器、试剂、校准品、质控品、消耗品、操作程序、质量控制程序等的组合。

1、验证的检测系统:经生产厂家充分验证精密度和准确度的检测系统。

2、自建检测系统:自己选择仪器、试剂、校准品进行组合,通过连续的比较链与某测定基准联系起来的检测系统称为自建检测系统。

全实验室自动化(TLA):实验室的各种操作过程均实现自动化,将各种相关的自动化分析仪器串联起来,组合成流水线式的作业,把样品输送到不同的检测单元,并将各个仪器的检测结果合并输出。

组成:样品前处理系统、样品输送系统、样品检测单元

分光方式:

1、前分光:光源→分光元件→单色光→反应液→检测器

2、后分光:光源→反应液→分光元件→单色光→检测器

是指分光后取多个固定单色光同时通过各自的信号传送通路(如光导纤维)传输到对应的信号检测器

优点:单色器中没有转动部分,提高了检测精度和速度

1、理论K值:若某酶活性测定没有可用的校准品,则酶活性计算公式由酶活性的国际单位定义推算得出:

橙色部分即是理论K值。

2、实测K值(实际K值):理论K值受样品和试剂的加量准确度、比色杯光径准确度,尤其是ε的影响。ε在波长和温度等不同时有所不同。试剂说明书的ε可能与实际所用分析仪所测不同。因而有必要获得用户所用分析仪的实际ε,再计算K值此为实测K值。

3、校准K值:酶校准液在分析仪中测定后可自动计算得出校准K值,校准K值=(酶活性U/L)s/(ΔA/min)s

弹性速率法:具备了弹性速率法的仪器,可以提前并弹性地确定检测读数窗口期,检测出高酶活力的样品,使得可报告范围上限延伸,一般可延伸5倍左右。

对于低酶活力或低浓度分析物,可以延长检测的读数窗口时间,使结果具有更多的检测数据,增加最后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取样周期:从样品针采集前一个样品开始到采集下一个样品开始所需的时间

取样周期决定了分析仪的工作速度;加试剂周期与取样周期相应

TDM:治疗药物监测;以灵敏可靠的方法,检测病人血液或其他体液中的药物浓度,应用药物代谢动力学理论,使临床给药方案个体化,以提高疗效、避免或减少毒副反应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有效血药浓度范围:最低有效浓度(MEC)与最低中毒浓度(MTC)之间的血药浓度范围。

1、消除速率常数(k):表示单位时间消除的药量与体内初始药量的比。

k值反映体内药物从测量部位消失的速度,由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过程决定;是反映体内药物消除快慢的重要参数,k值越大,则表明药物消除越快。

2、消除半寿期(t1/2):表示体内药量或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简称半寿期,又称半衰期。药物的消除半寿期与消除速率常数一样,可以反映体内药物消除速度的快慢。

3、表观分布容积(V):表示当药物在体内分布达平衡后,体内药物按血药浓度均匀分布所需要的体液总容积。

V=Xt/Ct=X0/C0

式中:Xt为t时间的体内药量,X0为注射量;Ct为t时间的血药浓度,C0为刚注射完时的初始血药浓度

4、药-时曲线下面积(AUC):指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围的面积,单位为浓度单位×时间单位。AUC代表一次用药后药物的吸收总量,反映药物的吸收程度。

5、生物利用度:指药物被机体吸收进入体循环的速度和程度,又称吸收分数(F)

6、稳态血药浓度(Css):稳态血药浓度是指从体内消除的药量与进入体内的药量相等时的血药浓度,又称坪浓度。

7、负荷剂量(D):对于半寿期长的药物为了能立即达到治疗药物浓度而给予的超过常规剂量的量为负荷剂量(X负荷)。X负荷=Css*V

浊度:溶液中悬浮液或胶体物对光线透过时产生阻碍的程度被称为浊度。通过检测浊度的大小,对溶液中某种物质的含量进行分析的方法称为浊度分析。

伪浊度:在反应体系中,除待测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产生的浊度外,其它可引起透射光或散射光发生变化的浊度都称为伪浊度。

特定蛋白:在机体内具有某种生理功能,疾病状态时又有着特定的病理生理意义的蛋白质,临床上常被称为特定蛋白(specialprotein)。

附上学期的有关内容:血清中的蛋白质因为都是由氨基酸组成,性质相似,除清蛋白等少数蛋白质有某种特性可利用染料结合法等方法测定外,其他都需制备特异的抗血清,采用免疫比浊法、免疫扩散法、化学发光免疫法、放射免疫法等方法测定。

临床所指的特定蛋白质主要有:Alb、PA、AAT、AAG、Hp、AMG、CER、TRF、CRP,以及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和补体C3、C4,这14种蛋白质,目前已有国际公认的标准参考物质。

免疫浊度分析:在一定条件下,可溶性抗原与抗体在液相中特异结合,形成有一定大小的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颗粒,使反应液出现浊度;当光线通过介质中的复合物颗粒时,可形成光的吸收、透射、散射和折射;通过测量透射光或散射光信号强弱,从而推算出被测物的量。

1、透射免疫浊度法:指在光源的光路0°角方向上测量透射光强度,并研究其与被检测溶液微粒浓度关系的方法。该方法简单快速,可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或分光光度计进行检测。

2、散射免疫浊度法:指在光路的5~90°角的方向上测量散射光强度,并研究其与被测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的方法。该方法需要在专用的浊度分析仪上进行。

血气分析仪:应用电化学分析技术和原理,采用电极对血液中的pH值、PCO2和PO2进行测定的临床分析仪器。现代血气分析仪又称为全自动血气/电解质/代谢物/血氧分析仪。

1、电泳:带电粒子在电场作用下向着与其电性相反的电极移动,称为电泳。

2、电泳技术:利用电泳这种现象对化学或生物化学组分进行分离分析的技术。已广泛用于各种生物分子分离分析。

急性时相反应、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在急性炎症性疾病如感染、手术、创伤、心肌梗死、恶性肿瘤等,血浆AAT、AAG、Hp、Cp、CRP,以及α1-抗糜蛋白酶、血红素结合蛋白、C3、C4、纤维蛋白原等浓度显著升高或升高;而血浆PA、Alb、TRF浓度则出现相应下降。这些血浆蛋白质统称为急性时相反应蛋白(APP),这种现象称为急性时相反应(APR)。

苯丙酮酸尿症(PKU):是主要由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引起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因患儿尿液中排出大量的苯丙酮酸等代谢产物而得名。

高血糖症(hyperglycemia):血糖浓度高于空腹水平上限6.1mmol/L时称为高血糖症。临床上常见的病理性高血糖有:空腹血糖受损(IFG)糖耐量减低(IGT)糖尿病(DM)。

低血糖症(hypoglycemia):是指血糖浓度低于参考范围下限,临床出现以交感神经兴奋和脑细胞缺糖为主要特点的综合征。一般以血浆葡萄糖浓度低于2.8mmol/L时作为低血糖症生物标准。

糖尿病(DM):是一组由胰岛素分泌不足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的以慢性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在DM患者中,2型DM占90%~95%,1型DM约为5%~10%,其他类型占比例很少。

胰岛素抵抗(IR)和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发病机制,是指胰岛素作用的靶器官(主要是肝脏、肌肉和脂肪组织)对正常浓度的胰岛素不能产生正常的生物学反应,即胰岛素敏感性降低。

胰岛素抵抗的原因包括遗传和环境两方面因素。

代谢综合症(MS):是与代谢异常相关的心血管病多种危险因素在个体内聚集的状态。MS的基础是胰岛素抵抗(IR),其主要组成成分是肥胖症尤其是中心性肥胖、2型DM或糖调节受损、血脂异常和高血压。

以下5项中具有3项或3项以上者可诊断为MS:①腹部肥胖:腰围男性>90cm,女性>85cm;②血TG≥1.7mmol/L;③血HDL-C<1.04mmol/L;④血压≥/85mmHg;⑤FPG≥6.1mmol/L或糖负荷后2hPG≥7.8mmol/L或有糖尿病史。

1、空腹血糖(FPG):是指8~10h内无任何热量摄入时测定的静脉血浆葡萄糖浓度。空腹血糖测定为糖尿病最常用的检测项目。

2、糖耐量降低(IGT):正常人在服用一定量葡萄糖后血糖浓度暂时升高,但在两小时内血糖浓度又恢复到空腹水平,称为“耐糖现象”。若因内分泌失调等因素引起葡萄糖代谢失常时,食入大量糖后血糖浓度可急剧升高,短时间内不能恢复原值,即为糖耐量减低。

血浆所含脂类(脂质)统称血脂(lipids)。

包括:总胆固醇(TC)=游离胆固醇+胆固醇酯、中性脂肪——甘油三酯(TG)、非酯化脂肪酸(游离脂肪酸,FFA)、磷脂、糖脂。

失水:由于水摄入过少和/或水丢失过多而引起细胞外液减少。根据血浆钠浓度的变化分为高渗性、等渗性和低渗性失水三种。

常见原因:①消化道丢失,如呕吐、腹泻、消化道梗阻等;②肾脏丢失,如尿崩症、肾小管疾病、糖尿病等;③肺脏丢失,如由于呼吸道、神经系统疾病造成的呼吸加快、加深;④皮肤丢失,如高热、剧烈运动大量出汗;⑤烧伤等造成的创面渗出;⑥各种原因造成的水摄入不足。

水过多(水肿):是水在体内过多潴留的一种病理状态。若过多的水进入细胞内,导致细胞内水过多则称为水中毒。按照体液晶体渗透压的不同,水肿可分为高渗性(盐中毒)、等渗性和低渗性(水中毒)水肿。

低钠血症:血浆中Na+mmol/L。

高钠血症:血浆中Na+mmol/L。因摄入钠过多或水丢失过多而引起。

低钾血症:血清钾低于3.5mmol/L。

高钾血症:血清钾高于5.5mmol/L。

1.实际碳酸氢盐(AB):血浆中HCO3-的实际浓度。其变化受呼吸和代谢双重因素影响。

2.标准碳酸氢盐(SB):指在标准状态下(37℃,PCO2为40mmHg及PO2为mmHg的混合气体平衡后)测定的血浆HCO3-的含量。

3.缓冲碱(BB):全血中具有缓冲作用的阴离子总和,包括HCO3-、Hb、血浆蛋白及少量的有机酸盐和无机磷酸盐。

4.碱剩余(BE):在37℃和PCO2为40mmHg时,将1L全血pH调整到7.40所需强酸或强碱的mmol数。当所需为强酸时,BE为正值;若所需为强碱时,则为负值。

血清中阳离子:可测阳离子(MC);未测阳离子(UC)。血清中阴离子:可测阴离子(MA);未测阴离子(UA)。

MC+UC=MA+UA→MC-MA=UA-UC

阴离子隙(AG):血清中所测定阳离子总数和阴离子总数之差。AG(mmol/L)=Na+-[Cl-+HCO3-]

微量元素:占人体总重量的1/00以下,每人每日需要量在mg以下的元素称为微量元素。

对维持人的生命,保持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缺乏时会导致某种疾病或严重功能不全的微量元素称为必需微量元素。

血清总铁结合力(TIBC):是指能与ml血清中全部转铁蛋白结合的最大铁量。正常人血循环中的转铁蛋白约30%被饱和。

能溶解在脂肪中的维生素称为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D、E、K

能溶解在水中的维生素称为水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1、B2、B6、C、B12

成骨作用(osteogenesis):骨的生长、修复或重建过程

钙化(calcification):成骨过程中,成骨细胞合成和分泌胶原和蛋白多糖等细胞间质成分,形成“类骨质”,继后将钙、磷吸收到纤维的孔隙中进行沉淀结晶的过程。

溶骨作用(osteolysis):骨的溶解和消失,包括基质的水解和骨盐的溶解,主要由破骨细胞引起。又称:骨吸收(boneresorption)、脱钙(decalcification)。

1.高钙血症:血钙浓度超过2.75mmol/L。常见表现:恶心、呕吐、便秘、嗜睡、神志不清等病程长时可发生组织内钙沉积。

2.低钙血症:血钙浓度低于2.25mmol/L常见表现:手足抽搐、肌痉挛、喉鸣、惊厥等骨质钙化障碍包括佝偻病、骨质软化等。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的骨量减少,以骨组织显微结构退化为特征,并引起骨脆性增加、骨强度降低的疾病。此时骨矿物质和骨基质等比例减少,基本特点在于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

分类:原发性/继发性(其中退行性骨质疏松症发病率最高)

胆红素:是胆汁中的主要色素,是血红蛋白中血红素的降解产物。

①.UCB:即未结合胆红素。在脾脏巨噬细胞中,血红蛋白被裂解为游离的珠蛋白和血红素,血红素被微粒体血红素氧化酶氧化产生胆绿素,再被胆绿素还原酶还原成胆红素。此时生成的胆红素呈游离状态,故称为游离胆红素,也称~。

②.CB:即结合胆红素。胆红素释放入血时,主要与清蛋白结合经门静脉系统运输到肝脏。当胆红素-清蛋白复合物到达肝脏后,胆红素与清蛋白解离,在肝细胞膜表面的窦状隙被肝细胞摄取,在UDPG转移酶的作用下将葡萄糖醛酸分子转移到胆红素分子上,形成双葡萄糖醛酸胆红素(85%)和单葡萄糖醛酸胆红素,称为~。

δ-胆红素:以共价键和清蛋白结合的胆红素称为~。

胆汁酸(BA):使胆固醇在肝细胞内降解而形成的,随胆汁分泌进入肠道,协助脂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肠道中约95%经肠肝循环被重吸收入肝。

在肝细胞内以胆固醇为原料合成的胆汁酸称为初级胆汁酸,包括胆酸、鹅脱氧胆酸;而后在肠道内经肠菌中酶的作用形成的胆汁酸称为次级胆汁酸,包括脱氧胆酸、石胆酸等。

胆汁酸的肠肝循环:经肠道重吸收的BA经门静脉回到肝脏,肝细胞将其中的游离胆汁酸再合成为结合胆汁酸,重吸收与新合成的结合胆汁酸再随胆汁进入肠道,此即肝肠循环。

胆素原的肝肠循环:在小肠下段生成的胆素原约有10%~20%可被肠粘膜细胞重吸收,再经门静脉入肝,重吸收入肝的胆素原大部分(95%)以原型再次排入胆道,此过程称为~。

肾病综合征(NS):由多种肾小球病变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3.5g/24h)、低清蛋白血症(<30g/L)、严重水肿和高脂血症。

肾脏在单位时间内(min)将多少ml血浆中的某物质全部清除由尿排出即肾清除率。

(Cx)=(Ux×A)/Px

Cx:某物质清除率(ml/min);Ux:尿中该物质浓度(mmol/L);V:单位时间尿量(ml/min);Px:血浆中该物质浓度(mmol/L)。

肾小球滤过率:在单位时间(min)内通过肾小球滤过的血浆量(ml)。GFR是肾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临床通常以某些物质的肾清除率来表示。

肾小球性蛋白尿:由于肾小球滤过屏障损伤或缺陷导致血浆蛋白大量滤入原尿,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而产生的蛋白尿。包括:清蛋白(albumin,Alb)、转铁蛋白(transferrin,TRF)、免疫球蛋白(IgG、IgA、IgM)、α2-巨球蛋白(ɑ2-macroglobulin,ɑ2-MG)、C3

①选择性蛋白尿:肾小球损伤较轻(电荷屏障损伤),尿液中以40kD~90kD的中分子量的清蛋白、转铁蛋白等的出现为主。

②非选择性蛋白尿:肾小球滤过屏障严重损伤,尿液中有高分子量免疫球蛋白(IgG、IgA、IgM)、C3和中分子量的清蛋白,以及小分子量的?2-微球蛋白等。

肾小管性蛋白尿:正常情形下经肾小球滤过的中小分子蛋白质几乎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当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受损,蛋白质重吸收障碍,小分子量蛋白质遂自尿中排出,称为肾小管性蛋白尿。

自由水清除率:又称无溶质水清除率,指单位时间内为使尿液达到等渗而应从尿中减去或加入的纯水量(毫升数)。

连续监测自由水清除率,有助于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肾损伤)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

动脉粥样硬化(AS):是指动脉内膜的脂质、血液成分的沉积,平滑肌细胞及胶原纤维增生,伴有坏死及钙化等不同程度病变的一类慢性进行性病理过程。

危险因素(riskfactor):是一个流行病学概念,指与某种疾病发生、发展有关的体内因素、行为因素和环境因素。这些因素的存在可促使疾病发生,去掉以后可减缓甚至阻止疾病的发生。危险因素并不等同于病因。危险因素不是诊断指标,危险因素异常增加了患病可能性。

相对危险度(relativerisk,RR):指暴露于该危险因素者与未暴露或低于危险水平者发病概率的比值。RR1才有意义,越大则预测价值越高。

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用检出限≤0.3mg/L方法检测到的CRP(通常在3mg/L以下),称为高敏C反应蛋白。

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肌损伤坏死时心肌细胞膜完整性被破坏,细胞内结构蛋白和其它大分子释放到心肌间质,从而可在血液中被检出,这类物质称为心肌损伤标志物。这些心肌损伤的生物标志物包括:cTnI/cTnT、肌酸激酶(creatinekinase,CK)MB同工酶、肌红蛋白(myoglobin,Mb)等。

心力衰竭(heartfailure,HF):不是一种疾病,它是心脏不能泵出足够的血液以满足人体组织需要的一种状态或过程。其结果血液淤积在肺和组织,引起充血,所以过去也被习惯性称作充血性心力衰竭。

利钠肽

利钠肽家族包括:由心肌分泌的心房利钠肽(ANP)、由心室肌和脑分泌的B型利钠肽(BNP),由内皮细胞分泌的C型利钠肽(CNP),还有D型利钠肽(DNP)。利钠肽的主要生理作用是利尿排钠、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扩张血管和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值等。

激素: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信息分子,经血液循环运送到全身,对特定的靶器官、靶细胞产生特定的生物学效应。

激素的允许作用:某些激素本身并不能对某器官、组织或细胞直接发生作用,但它的存在却是另一种激素能够产生效应的必要条件,这种现象称为激素的允许作用。

1、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功能异常升高产生的内分泌疾病,病因复杂多样,以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亢即Graves病为常见。

2、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是各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功能异常低下的多种内分泌病的统称。

皮质醇增多症,又称库欣综合征(CS),库欣病,是糖皮质激素分泌过多而产生的征候群的统称。病因为ACTH过多或肾上腺增生性病变,临床大量使用药物可致医源性的皮质醇增多症。

代谢障碍,抵抗力下降,向心性肥胖,负氮平衡,糖耐量降低,肌萎缩,皮下微血管显露呈对称性紫纹、水肿,性机能紊乱,易发生真菌和细菌感染并可发展成菌血症、败血症等。一些病人可出现烦躁、情绪不稳定等精神症状。

1、自由基:能独立存在,含有未配对电子的原子、原子团、分子或离子。

2、氧自由基:含有氧且未成对电子在氧原子上的自由基。占体内自由基总量的95%以上。

3、活性氧(ROS):是一类由氧形成,分子组成上含有氧且化学性质比氧活泼的物质的总称。氧自由基与H2O2、脂质过氧化物(LOOH)及单线态氧(1O2)统称为ROS。

氧化应激(OS):是指多种原因致使体内的活性氧(ROS)、活性氮(RNS)等相关物质产生过多,超出氧化物的清除,氧化系统和抗氧化系统失衡,从而导致分子、细胞和机体的损伤。

歧化反应:是指反应中的某种底物既能作为还原剂供应电子,又可作为氧化剂接受电子。上述反应中的(O2·-)就承担这种角色,故属于歧化反应。

脂质过氧化:机体产生的活性氧(如过氧化氢或超氧化物)攻击生物膜磷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PUFA),引起自由基链式反应,产生脂质过氧化物的过程。

肿瘤(tumor):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的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了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克隆异常性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

肿瘤标志物(TM):是指在恶性肿瘤发生和增殖过程中,由肿瘤细胞的基因表达而合成分泌的或是由机体对肿瘤反应而异常产生和/或升高的,反映肿瘤存在和生长的一类物质,包括蛋白质、激素、酶(同工酶)、多胺及癌基因产物等。

“钩状效应”:在免疫学测定中,抗原过量导致形成的免疫复合物(IC)分子小,发生再解离。可将高浓度结果错误报告为低浓度,标本需要稀释10倍后测定。

江苏大学医学检验

对期末考有帮助?那就赞赏一下吧









































白癜风诊疗经验
白癜风症状特点是什么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iojkm.com/zzygc/12853.html

------分隔线----------------------------